(引子)
“起床了,起床了,天快亮了……” 一座土炕上,八個小伙子擠在一起睡著。隨著陣陣叫喊聲,小伙們睜開惺忪的睡眼,有點不情愿,但又都麻利的起身穿衣。屋外寒風陣陣,一離開被窩冷風便從門縫、窗口往身上鉆…… 簡單洗漱后,不用安排,做飯的做飯,收拾的收拾,一切準備就緒后七點半準時出發,奔赴每天要去的沙漠試驗點。 小伙們擠在一輛并不算完善,既是代步工具,又是試驗對象的立體固沙車后備草料箱里。雖然冷的發抖,但心里還都沾沾自喜,因為在周邊老百姓眼里,這是一輛神奇的車,一輛可以自動治沙的機器。一輛由他們和他們身后團隊自主研發制造的治沙車。 當然,沾沾自喜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沒走出兩公里,車熄火了。原因大家都清楚,機油被凍住了,之前零號機油加太多了,沒考慮到這里的冬天會這么冷。拿出備好的柴火,兼職司機 “潘師傅”開始給機油“解凍”…… 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只比往常晚了二十來分鐘。今天的工作是繼續試驗固沙車出草不順暢的問題,同時還要分出一部分人,在試驗草沙障內種植一種常見的沙生植物“梭梭”,確保在冬雪來臨時,給梭梭足夠的水分。 8個人分工明確,試驗的試驗,測算的測算,記錄的記錄,種植的種植,中午隨便吃點大餅咸菜,下午接著干。大家都卯著勁,因為手頭的活不是常規工作,這一天出來就要有一天的成果,晚上要把試驗數據帶回去,繼續對固沙車出草結構進行分析改進。下午6點鐘,天已微微變黑,8個人繼續坐著這輛“獨一無二”的治沙車回農家院…… 這是2014年11月,武威市涼州區九墩灘騰格里沙漠邊緣,甘肅建投新能源公司工程與生物治沙試驗基地的一天。 (一) 2014年10月8日,從西北師范大學環境生態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戴敏,同王開銘等其他7名同事來到了九墩灘。雖然大家所學專業都與沙漠和林業有關,但看著茫茫沙漠,心里多少都帶有點“凄涼”。 作為甘肅建投新能源公司成立以來新進的第一批大學生,戴敏和他的伙伴們有著自已的抱負,但也因此經歷著其他同齡人所沒有的艱難與磨礪。伙伴們卻笑著說,這是一種幸運,一種機會,一種成長,一種精彩人生的開始…… 沙漠治理,是一項世界性難題,也是當前全世界最為突出的生態問題。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的中西部地區1/3是沙漠,其中甘肅作為全國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荒漠化率達到45.4%,其中沙化土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28.2%。 面對沙漠化瘋狂推進的勢頭,防沙、治沙已成為全人類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由于地處全國沙漠化嚴重區域,甘肅建投在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與國家戰略相融合,以工程和生物治沙的新模式,挺進沙漠治理的主戰場,進行積極的探索。 工程與生物治沙是以建設生態環境為宗旨,利用固沙技術、生物技術和沙產業開發技術,實現沙區綜合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了解甘肅的人都知道,甘肅武威所總結出的草方格固沙技術得到聯合國肯定,也是目前世界上治沙模式中比較成熟的方法之一。但人工治沙效率低下,治理速度遠遠比不上沙漠推進速度,雖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是杯水車薪。利用工程機械固沙,成為防沙、治沙的必有之路。 之前所說的多功能立體固沙車,正是甘肅建投攻克這一難題的成果和產物,也是甘肅建投敢于向沙漠挑戰的底氣與核心。 說來容易,但作為一個曾經以建筑施工為龍頭的大型國有企業,搞治沙機械的研究在別人看來無疑有點“天方夜談”。恰恰在別人的不以為然和不經意間,甘肅建投人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首臺多功能立體固沙車,并一發不可收拾,更為先進的二代、三代產品隨之研發成功,相應的生物技術、沙產業技術及時跟進。 大家也許會很好奇,甘肅建投人有這么“牛”?是的,甘肅建投人是很“牛”,這種牛不是牛氣,不是顯擺,而是一種如老牛般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鉆研才研發制造出了一系列治沙機械。如果說戴敏一伙是初生不怕虎的小牛犢,那么作為治沙車研發團隊帶頭人的胡勝國就是他們中的“老牛”了。想了解治沙車的研發過程,胡勝國最是能體會這中間的艱辛和付出。 (二) “你問設計圖紙有多少?真的不記得了,估計沒有兩千張也有一千多張了吧……” 40多歲的胡勝國不善言談,戴眼鏡,斯文、細致。在甘肅建投二機廠干了大半輩子,后來合并到甘肅建投裝備公司后也是整天與裝載機、挖掘機這些工程機械打交道。 當問起一開始接到治沙機械研究課題時是何種心情時?胡勝國干脆的回答“沒信心,很茫然,不知道怎么下手”。是啊,任誰接到這樣一項世界性的研究難題都會沒信心,但面對公司領導的委托和“必須成功”的命令,胡勝國依然接下了重任。 工程機械治沙理念最初是由國家863計劃提出,后來經北京林業大學作為課題研究過一段時間,但因技術限制等多種原因,這一計劃被束之高閣。2014年3月,甘肅建投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拿到了這張最初的設計圖紙,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概念的提出過于籠統,圖紙也是簡單的輪廓,并沒有進行研發制造,關鍵部位及核心技術依然沒有被攻克。 拿著這張圖紙,胡勝國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沒日沒夜的研究、試驗、修改……因為沒有同類產品參考,研究團隊只能從理論角度先進行論證,覺的方案可行后,便動手加工試驗。一些部件市面上沒有,便利用機床、銑床自已動手做,還有一些部件制作難度比較大,研究人員從報廢農機和汽車車輛身上尋找替代品進行修改。有時信心百倍的將理論變為成品,試驗后發現和想要的結果完全不搭桿,然后吸取教訓,重新設計、重新加工…… 在前期研發過程中,固沙車的輸草系統及壓輪系統可以說是比較難的兩項技術。雜亂的稻草如何通過機械整齊的被輸送到壓輪部位,聽起來似乎難度不大,但真正解決起來卻是困難重重。胡勝國回憶說,解決這一難題的靈感還是來源于在農家院里看到農戶門上掛著的草簾子。為什么不先把雜草編制成草簾子呢?草簾子加長不就可以作為草鏈子用了嗎,這樣既能控制長寬,又便于輸送。有了這一概念,研究團隊先是參考相關農機產品,研制出了一臺機械草鏈編織機,編制出相應規格的草鏈,再經過輸送設備進行輸送壓實。當然,把輸草設備和壓輪設備結合起來又是一項系統工程。 沙漠地形高低不平,環境復雜,為了使壓輪所壓草鏈深度一致,研究團隊汲取工程機械上的感應裝置進行試驗。這一試驗是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采集數據,不斷分析,然后編制程序輸入到控制系統。面對這樣一項高技術含量的工作,程序員李曉東成為攻克這一難關的主力,作為這一專業的研究生,并曾在法國留學求教的他無疑算是這方面的專家。為了方便試驗,李曉東焊接了一個獨輪車架子,將壓輪和感應裝置裝在上面做試驗。推著“獨輪車”,經過三個月的反復試驗,編制的數據程序可以有效控制壓輪在各類地形下的壓草深度,達到了同步狀態。 試驗過程中,除各種關鍵性技術難題外,各類“小問題”也不斷出現,而在研究解決過程中,這些本來覺得很好解決的小問題往往又會成為大問題。如輸草過程中草鏈子經常斷裂、草鏈子容易壓歪,輸草機構容易卡塞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為了加快解決一系列問題,2014年10月,研究團隊將初步成型的治沙車開進了沙漠進行試驗作業,在現場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 在胡勝國的機械研究團隊進入沙漠后,戴敏一幫年輕小伙子們也隨之進入了沙漠。在畢業后的第一個冬天,他們與胡勝國胡師傅以及這輛治沙車一起度過,在騰格里沙漠,在農家小院。胡勝國依然是負責車輛的研究改進,而戴敏他們則是配合治沙車的試驗作業,真正開始工程與生物治沙的一系列工作。 初步解決了機械代替人工壓制草方格,胡勝國還沒來得及緩口氣,隨著戴敏一幫“治沙專家”的介入,問題變的更為復雜。經過測量,不同風向對草方格的規格要求是不一樣的,這也就要求機械壓輪必須隨意控制;一些地方需要治沙車爬到沙丘上去進行鋪設草沙障,這對車輛的爬坡功能提出了嚴峻考驗;草方格需要來回穿插作業才能完成,無法一次成型,影響效率……面對各類問題,胡勝國和他的團隊沒有停歇,繼續攻克,并不斷推出更為先進和完善的新產品,按他的話說“能搞到現在這個程度,我們自已都沒有想到,治沙機械前景廣闊,我們要繼續搞下去”。 戴敏帶著他的團隊除了機械治沙試驗外,同時對沙生植物栽培、沙漠經濟作物種植等進行研究。在防沙固沙的同時,還要用沙,發展沙產業,實現循環經濟。 “梭梭”是眾多沙生植物中成活率較高的一類,等梭梭長至一定高度后,便可以在其根部寄生另一種植物蓯蓉,蓯蓉是名貴中藥材,在沙生植物中經濟價值較高。所以在治理后的草方格內種植梭梭成為治沙團隊重點培育試驗的項目。梭梭種植只能在春季和秋季,經過研究,種植人員在秋季冬雪來臨前或是春季大雪結束前進行種植,保證梭梭根部有足夠水分。 為了得到更為準確的培育數據,種植規模必須大。僅2015年,治沙團隊便種植完成梭梭、花棒、檸條等各類沙生植物8萬多株。這樣的工作量,全部由這些80、90后年輕人完成。通過種植培育,沙生植物長勢良好,同時隨著草沙障內沙子被固定住后,一些野生植物也隨之長了出來。回頭看一兩年前治理過的沙丘,已是大變樣,尤其在夏天時,更是一片綠色。 2016年,隨著甘肅建投治沙基地綜合樓的建成,戴敏他們終于告別了農家院租房的生活,搬進了現代化的辦公大樓。為了試驗栽種各類果蔬,同時滿足日常生活需求,治沙中心在沙漠里開辟出了一塊占地十多畝的試驗田,在把沙層置換成泥土的田地里種上辣椒、茄子、西紅柿、西瓜、向日葵等各類蔬菜、瓜果,為了保證試驗田不被風沙掩埋,在試驗田周圍用治沙車鋪設草沙障,同時栽種樹木,經過一個夏天的茁壯成長,試驗田各種作物長勢良好。2016年秋天,在將結出的蔬菜、果實送到上海知名檢測機構英格爾檢測技術公司進行檢測后,得出的結果是各類果蔬天然無公害,農藥零殘留,其中種植的瓜果含糖量高于同類瓜果。這樣的結果無疑對發展沙漠經濟來說是極為可喜的驗證。 從2014年3月開始研制治沙車,2014年10月進駐沙漠作業,經過近三年的努力,胡勝國、戴敏他們都已經從最初的茫然漸漸成為這一領域真正的專家。 (四) 三年,對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說很快,對甘肅建投治沙產業的發展來說更快。從三年前的涉足到三年后的技術成熟、初具規模;從三年前的十多人發展到目前的兩百多人;從三年前的2000畝實驗區到現在的十萬畝實驗沙區;從三年前社會各界的懷疑觀望,到現在獲批國家級工程與生物治沙試驗基地。三年,甘肅建投一路走來…… 回顧三年來走過的路,面對今后要走的路,胡勝國、戴敏以及許許多多的甘肅建投人信心百倍。 2016年10月份,在4萬多平米的甘肅建投新能源公司治沙裝備車間,記者看到胡勝國帶領著一幫年輕人正在研制最新的治沙機械。胡勝國充滿期待的說:“這臺設備一旦研制成功,將徹底解決草方格一次成形難的問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治沙基地,戴敏作為治沙中心主任,已成為40多人團隊的帶頭人。戴敏告訴記者:“目前技術上最大的難題一是無灌溉條件下的流沙固定,這是生物治沙在沙區腹地得以開展的保障。二是復雜沙漠地形條件下的機械固沙施工技術。這也是近一段時間我們要重點攻克的難關。” 王開銘作為三年前最早進入沙漠的八個人之一,現在已是治沙中心副主任,看著逐漸變了模樣的沙漠,他感慨的說:“當看到連片的草沙障面積越來越大,里面長出的沙生植物越來越多,我就覺得特別滿足。我常常在想,對我們種植的作物來說,是我們給了它生命,但反過來,這些茁壯成長的植物又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和鼓舞。” “我小的時候,村子里的大人每年都會在沙區植樹造林,可總是過不久那些樹就陸陸續續的死了。后來讀大學就報考的荒漠化防治專業,心里的意愿也是畢業后從事治沙防沙的工作。”邱建華作為從小生活在沙漠邊緣的孩子,對治理沙漠,從骨子里有一種期盼和熱切。 “讓沙漠的面積一點點減少,讓綠洲的面積一天天增加。”這是目前從事車輛維修工作的潘尚俊心里最真切的話。因為只有沙漠減少了,綠洲增加了,他覺得他的付出才值,他的人生才更有意義。是啊,他的心聲,也是奮戰在治沙第一線,從事治沙工作所有人的心聲,更是甘肅建投新能源產業最基本,也是最偉大的目標。 沙漠化防治工作在無數人的默默付出中一路前行,在藍天與黃沙中探索治沙的方式,在風沙紛飛的大漠尋求治沙的答案,這無疑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歷程。然而,我們欣慰的看到甘肅建投擁有一支善于創新,敢于挑戰,勇于突破的治沙團隊,相信在全體甘肅建投人的共同努力下,甘肅建投新能源公司將以工程與生物治沙為支撐,以治理荒漠化為已任,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立足中國、造福世界的沙漠治理道路。